关于学习,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方式,高金-沃顿高级金融管理AFP课程学员、上海益浩金融服务有限公司部门总经理张恒在入学半年多的时间里,除了系统地学习了金融知识,对于学习本身也有了新的领悟。他用严谨的文字梳理了对知识转化的理解,分享了教授们授业解惑的过程,希望以此来与同学们相互交流借鉴。
PART.1 重新认识学习这件事
入学已有半年有余,能和这么多优秀的同学在金融黄埔—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及国际顶尖商学院—沃顿商学院合作的平台学习,深感荣幸与开心。
这半年多以来感悟颇深,我想引用野中郁次郎提出的知识创造模型SECI来概括此段时间的学习过程。
我们把知识划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类。所谓隐性知识包括信仰、隐喻、直觉、思维模式和所谓的“诀窍”;而显性知识则可以用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语言进行传播,又称为可文本化的知识。简而言之我们自身生活、工作实践所得内化后的知识称为隐性知识,通过学校、平台系统性传播的知识是显性知识。在学习过程中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二者之间互相作用、互相转化,而知识转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识创造的过程。
知识转化有四种基本模式——①潜移默化(Socialization)、②外部明示 (Externalization)、③汇总组合(Combination)和④内部升华 (Internalization),这也就是野中郁次郎提出著名的SECI模型。
第一种模式——①“潜移默化”(社会化),指的是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这是通过我们在社会实践中的交流沟通、资讯的摄入的知识,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学习的,因个人资源、对事物认知能力不同而有所不同。这个转化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基于感情、情绪、经验等。一些企业引入的“导师制度”就是第一种模式的知识转化。这个阶段我们也很容易形成惯性思维,“吸收自己愿意吸收的”,比较难突破自我。
第二种模式——②“外部明示”(外化),指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将隐性知识用显性化的概念和语言清晰表达的过程。公司通过有序的、系统的组织将有经验的、优秀的思想和行为记录下来,例如教授、技术代表或业务骨干将研究成果、技术知识及业务精华通过论文、文稿、PPT等方式记录下来。
第三种模式——③“汇总组合”(组合化),指的是显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组合。它是一个通过各种媒体产生的语言或数字符号,将各种显性概念组合化和系统化的过程。将第二步中的成果“云端化”,让组织、个人能够有效的学习,让知识能够有效的传播。这个知识转化的模型在课堂中可以理解为教授的授课传递知识、特长同学的专业分享。这是知识创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这也是我们当前到学校集中学习的必要所在。
最后一种模式——④“内部升华”(内化),即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将显性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通过“汇总组合”产生新的显性知识被组织内部员工吸收、消化,并升华成他们自己的隐性知识。这其实本质上是一个“解惑”的过程,如何通过显性知识的学习解答自己的困惑最终内化成为自己认知的提升。稻盛和夫说过“把知识变成见识,把见识变成胆识,最后产生强有力的行动”,就是内化的过程。
通过这个过程可以看到知识的学习实质上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一轮又一轮知识的转化是螺旋,平台资源及金融、管理专业知识的注入是核心升力,这使得我们以及管理的组织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螺旋成长,从优秀到卓越。
PART.2 教授课堂分享
回到我们的课堂,本次课程提及的两位教授是SAIF会计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李峰和SAIF金融学教授、副院长朱宁,他们教授我们的课程分别是《决策者的会计精要》和《行为金融学》。通过两位教授的讲授,引发了我诸多思考。
以下是李峰教授的一些高屋建瓴的观点:
1、当我们在谈论产融结合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产融结合只是产业整合的一种特殊方式。我们更应该关注产融结合是利润增长还是风险叠加。无论是产业向金融渗透还是金融资本收购产业,其背后的核心要义都是:如何创造价值?
2、通过财务信息来判断企业的经营模式。通过对京东财报的研究发现其是通过应付款来支撑存货,本质上变成了一家金融公司,亚马逊也是如此;通过对券商L/E比率的分析可以看出到底是以经纪业务及投行业务等代理型业务为主导还是以自营业务为主导。通过财务信息来有效判断企业的经验模式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企业,也有利于通过财务的角度去改进盈利模式。
3、营业收入的确认问题。新的商业模式带来了会计上的挑战,譬如拍拍贷的收入应分撮合费+催收费分别确认、网络游戏里卖的一把刀需要递延确认。新商业模式的变革带动了配套制度的更新,而制度更新又孕育了很多机会。
4、资产与资产减值的问题。互联网新模式下获客成本是一项重要支出,其分类严重影响企业利润。获客支出如果获取的客户是高粘性、确能够为企业提供长期收入的则可以资本化,正是这一点变化使得很多互联网企业价值被重估。
而朱宁教授主要通过行为金融理论方面分享了中国刚性泡沫的产生,他对刚性泡沫的剖析其实是敲响了大家心中的警钟:
“我们在这样的‘泡沫’中太久了,惯用短期视角看长期趋势,在泡沫里预期决定了所有事情,价格被预期推高,一旦不涨,不回横盘,不是涨就是跌,而高位下跌的风险是很大的”。
我们作为“泡沫”中的人,以及“泡沫”本身的推手,真的就像温水中的青蛙一般,一定要时刻关注这个问题的演变。